欢迎访问四川省达州市科学仪器设备暨实验室共享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 平台快讯 » 平台快讯 » 正文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2-24  浏览次数:51
核心提示:04设备保养▶仪器设备维护保养是通过擦拭、清扫、润滑、检查、调整等方法对仪器设备进行护理,以维持和保护仪器设备的性能和技术
 04设备保养

仪器设备维护保养是通过擦拭、清扫、润滑、检查、调整等方法对仪器设备进行护理,以维持和保护仪器设备的性能和技术状况。仪器设备维护保养应满足仪器设备操作或使用说明书对仪器设备维护保养的要求。

设备维护保养的要求主要有:

(1)清洁:设备内外整洁,各部位完好,设备周围的杂物、脏物要清扫干净;

(2)整齐:工具、附件、工件(产品) 要放置整齐,管道、线路要有条理;

(3)安全: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超负荷使用设备,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可靠,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

设备的维护保养内容一般包括日常维护、定期维护、定期检查和精度检查,设备润滑和冷却系统维护也是设备维护保养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般应于每年初制定 “设备定期维护保养计划”。由仪器设备使用人员按照保养计划和维护规程实施保养,必要时可请专业公司进行保养。并及时填写维护保养情况。

对未安装使用的新设备和停用或封存的设备,使用部门应根据存放条件采取保护措施,必要时进行维护保养。

对于某些特殊设备应制订设备维护规程以确保设备能得到合理维护,设备使用寿命,保持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设备维护规程内容主要包括:

(1)设备要达到整齐、清洁、坚固、润滑、防腐、安全等的作业内容、作业方法、使用的工器具及材料、达到的标准及注意事项;

(2)日常维护及定期维护的部位、方法和标准等。
05设备保养

▶仪器设备出现故障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加贴标识或隔离,并填写设备维修申请单,交设备管理部门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设备维修时,应将维修内容详细记入设备维修申请单中。

▶设备维修后,由设备使用人员进行验收,验收结果记录于设备维修申请单中。

▶设备检修后的质量通常从以下两方面衡量:

(1)达到检修技术标准所规定的技术参数、技术条件和允许偏差的程度。

(2)设备检修验收后在保修期内的返修率。

▶对维修后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仪器设备应经校准或核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实验室应核查此故障对先前结果的影响,并采取应急措施或纠正措施。

▶若维修后设备的功能和精度降低,应在其档案中详细记录,更改性能状态标识,并通知所有使用人员,以免误用。

▶对于某些特殊设备可制订设备检修规程,内容主要包括:

(1)检修前设备技术状态的调查,包括设备缺陷、故障、事故、隐患及功能失常等情况。

(2)检修前预检测试记录,包括设备的各项性能、精度参数、噪音、振动、泄漏、磨损、失效及老化、灵活程度等。

(3)设备修理时所需的更换件、工检研具、修复件的明细表。

(4)设备修复件及设备具体修理的程序和工艺。

(5)设备的修理质量标准和有关要求。

(6)设备修理后试运行、试加工等规定。

(7)对复杂的关键设备,还应绘制设备修理工程网络图。

06设备档案

▶实验室需建立仪器设备档案,将相关的文件材料归档保存。

▶设备档案指设备从规划、设计、制造、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改造、直至报废更新的全过程中形成的图纸、文字说明、凭证和记录等文件资料、通过不断收集、整理、鉴定而建立的设备档案,它对搞好设备管理工作可发挥重要作用。

▶设备档案内容应包括:设备名称和唯一性标识;制造厂名称、设备型号及出厂编号;接收日期和启用日期;目前放置的地点、保管人;验收、安装调试记录;产品合格证;校准检定/ 校准证书(历次);维护、保养、维修记录;仪器设备使用记录;设备期间核查记录。有关技术文件、图纸资料和交接凭证记录等。

▶档案内容包括了仪器设备从购置、验收、使用、报废这一生命周期的全过程,材料齐全与否,对于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对仪器进行有效的校准管理、仪器使用人员对仪器的正确使用及维护、维修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设备档案卷目、编号、分类、整理应符合档案主管部门规定。精密、大型、重型、稀有、关键设备及进口设备的档案,要进行重点管理。

07设备封存

暂不使用的设备由使用部门设备管理员加贴“封存”标志。

▶设备封存期间,不参加校准检定和各项设备管理考核。封存设备重新启用应按要求办理启封手续,否则不得使用。

▶对于功能丧失无使用价值的仪器设备,根据有关规定办理报废手续,并在有关记录中注销。
08设备信息化管理

设备的信息化管理是在设备管理的各个环节,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和手段,对管理流程进行重组和再造,使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全面融合,实现管理过程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现代设备的信息化管理以丰富、发达的全面管理信息为基础,通过先进的计算机和通讯设备及网络技术设备,充分利用社会信息服务体系和信息服务业务为设备管理服务。设备管理的信息化是未来实验室发展的必然。对设备进行完整的信息化管理是整个设备管理体系的发展趋势。

设备信息化管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设备投资评价的信息化。实验室在决策采购设备时,要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评价。通过相关数据库获得投资决策所需的统计信息及技术经济分析信息,为设备投资提供全面、客观的依据,从而保证设备投资决策的科学化。

▶设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价的信息化。设备信息系统的构建,可以积累设备使用的有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价的信息,利用计算机技术短时间内便可对大量信息进行处理,提高设备效益评价的效率,为设备的有效运行提供科学的监控手段。

▶设备使用维护等方面的信息化。信息化管理使得设备使用、维护、检修等各种信息的记录更加容易和全面。这些使用信息也可以通过信息化平台进行归集汇总,便于设备使用人员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享和交流,强化设备的管理和使用,进一步提高机器设备的实用性、经济性和可靠性。

结语

如前所述,仪器设备的性能状态对实验结果的准确可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设备管理的有效性可直接反映实验室的整体管理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如何进一步提高设备有效性管理的水平是每个实验室需要考虑的问题。对于每个实验室而言,发展是永远的主题,应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为重点,建立健全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设备信息化管理体系,对设备实行综合管理,使设备寿命周期内的费用/效益比(即费效比)达到最佳的程度,实现设备资产综合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 平台快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点击排行
推荐图文
2023年 2022年第23届全国医院建设大会暨国际医疗建设、装备及管理展览会 2022年 第80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